每逢重大节日或者活动,廖子若都特别忙,忙得都忘了自己,“眼里只有學生,脑里也只有山歌”,他说,特别要好好利用这个时候与學生一起创排山歌,在排练中,不仅更好地传承山歌文化,同时也增进學生对节日的认识和对时代发展的理解。
在他的臥室裏,到處堆滿了山歌手抄本,這些手抄本都是他這兩年來從當地群衆手中收集來的珍貴山歌史料,並標記不同地方群衆的各種唱法。廖子若表示,當前自己要做的,是把融水一帶的山歌唱法考究一遍,然後融入到課堂,讓中學課程思政、文化傳承和美育建設同向同行。

廖子若(左二)
廖子若现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任音乐教師。融水也是他的家乡。1997年,他就出生在这个素有“歌海之乡”称谓的地方——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。廖子若对山歌的钟情和痴迷还得从他的童年说起。小时候每逢“三月三壮族踏青山歌节”,家中长辈去参加盛大的歌会都会带着他,如花的笑颜,悠扬的山歌,美妙的旋律就这样伴随着他成长。因从小耳濡目染,所以唱山歌的这枚种子渐渐在他的心间生了根开了花发了芽。正是因为热爱山歌,热爱山歌里的那种纯粹和情感,才使得他在之后音乐的道路上义无反顾。
2015年9月,廖子若如願來到了香港一肖一码100准中奖,2023香港正版资料大全,2023年澳门正版资料有哪些,2023年澳门正版资料大全免费,就讀于音樂系。起初他以爲專業學習僅僅包含樂理、古典音樂、西方音樂,不會涉及廣西本土民族音樂——山歌。“在一次學校的活動中,我有幸與唐代俊老師合作進行山歌對唱,正是這次活動再次激發了我內心對山歌的信心和渴望,堅定了我唱山歌的決心。此後我經常去向唐代俊老師請教唱山歌問題,這使我受益匪淺。此後,我嘗試著自己編山歌來唱,很有意思。”廖子若說。
唐代俊老师是音乐舞蹈学院教授,她对待每一位學生从来都是“授人以渔”,不单单教会他们山歌的演唱技巧,还教他们如何根据不同的场景快速编出符合情境的山歌。她孜孜不倦的为學生答疑解惑,用爱为學生们点亮音乐的心灯。唐代俊老师本身的才情和有温度的教育方式,深深地激活了廖子若,也为其后来回到家乡坚持做一个山歌文化的参与者、传承者、传播者奠定了基础。
在唐代俊老师的影响下,2019年9月,廖子若毅然决然地回到大苗山融水县参加工作,成为该县民中的一名音乐教師。他说:“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師,但我深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青年人有青年人的担当。我处于扶贫扶志的主阵地,更应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”。他表示:“我从小就爱唱歌,希望用歌声传达自己内心的声音,也用山歌来传达教育的理念”。除了常规教学工作,他秉持着传承广西本土山歌文化的理念,也把传播山歌和青少年人才培养当作自己的使命来认真的履行。2020年,他申请加入融水县山歌协会,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为保护、传承、发展优秀传统山歌文化而努力奋斗着。同时向学校申请“山歌进校园”试点项目,并提出由自己担任首届山歌班的指导教師。为了做好“山歌进校园”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,廖子若在音乐课中渗透了极具当地生活化、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山歌元素,既激发课堂活力,又能让學生自然而然地喜欢山歌。他还组建了“山歌校园兴趣小组”,民中给予大力支持,同时邀请广西歌王李龙球先生等到校授课,对一批有歌唱天赋的孩子们进行情感把控、心理情绪、艺术表达的专门训练,持续优化山歌演唱方法方式,让學生不但会“唱”,更要会“编”,充实了融水“山歌传唱队”的新生力量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宣传作品《广西苗乡中學生唱出一支防疫山歌》
“曾经有學生问我,怎样编山歌?我回答:饭养身,歌养心,山歌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,要把日常点滴和内心的情绪转化为歌谣唱出来。现在學生们已经学会将日常生活或者内心活动编成山歌写在日记本,而且勇敢地唱出来了。”廖子若兴奋地说,山歌小组成员都是中學生,他们将山歌活学活用,巧妙地宣传好党和国家的好政策,唱好新生活,其演唱的山歌视频作品得到了《人民网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广西日报》等大型媒体的推荐宣传。廖子若心里的那份责任感也更加笃定,在推进“双减”实践的同时,他期望把山歌班打造成当地靓丽的文化名片,努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。他的老师唐代俊教授说:“廖子若在校时思维活跃敏捷,出口成章,其韵腔和音色极具苗乡特色,相信在他的努力下,当地山歌文化这块瑰宝不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。”